编者语
  “你挣多少钱?”这样的直白问题,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难问出口。但在网络上,众多网友却把“晒工资”变成一种流行。“正厅级父亲与儿子的工资比较”、“硕士毕业6年被老婆骂的工资条”“国有大型电信公司中层的工资条”等这些噱头十足的标题在网上吸引了大批网民的视线,某知名门户网站还特意为此设立了“全国各行业工资大全”的专题。
  据小编不完全统计,在网上“晒工资”者大体分为三类:一是炫耀“显富”型;二是抱怨宣泄型;三是旁观打探型。所“晒”出工资,月收入低则8、9百、高则万元以上。
  “男人的钱包、女人的年龄”,被人戏称为职场中的两大隐私,到底该不该揭己隐私,将其暴露在阳光下呢?
   相关新闻
“晒工资”心理失衡,“白骨精
马小姐告诉记者,促成她这次“跳槽”的直接原因是薪酬...【全文
网上流行“晒工资”,参与者抱
记者在互联网上经过大量浏览,共搜集了76张比较有代表性...【全文】
官员“晒工资”羞羞答答,灰色
把收入当做是个人隐私本在情理之中,尤其是在有着不愿...【全文】

"晒工资"晒出一个收入分配难题
无论是初次分配,还是再分配,要想有效地治理首先有...【全文】

支持反对尖锐对立:欧美“晒工
“不能问收入”的这一禁忌正在被“晒工资”的网站逐渐...【全文】
网络“晒工资”:“分享”之后
收入丰厚的网友,往往表现得得意洋洋,收入较低的人则...【全文】
看罢“晒工资”,再来找工作
都干一样的工作,人家能赚多少工资?对于首次求职的大...【全文】
   编辑推荐
看待网上"晒工资"多一些平常心
“晒工资”有其网络传播的虚拟性或虚假性,从而引起更大 ...【全文】

·“晒工资”当成生活调味剂就好
·网上热衷“晒工资”的社会学分析
·由80后“晒工资”哭穷看理财教育

   往期专题
 
 网友观点
观点一:不妨让工资晒晒太阳
当国家不能给劳动力定价的时候,工资基本就属于市场行为了。市场行为最基本的特点,就是大家都在自己能获得的信息里猜测价格。从原理上说,与菜市场卖白菜没有本质的区别。即使在工资保密的西方国家,大家也知道这一行的价格底线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工资保密而又不保密...【全文】
观点二:官员网晒是阳光行政的表征
这样一来,既可以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官员真实的一面,解除他们心中“无官不腐”的焦虑和疑惑,也可以构建一个官员畅通无阻的互动交流平台,更多的体察民情,回应民意,提升自我,增强能力,更能改变网友结构,影响网络需求,引导互联网向着健康有序、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...【全文】
观点三:为什么不能知道同事的工资待遇?
不少企业流行采用“秘薪制”的做法,看似在借鉴“优秀制度”,实际在逃避责任,试图摆脱劳动法规的约束。青睐“秘薪制”,一定程度上说明工资不能明示,不敢明示,为什么呢,原因很简单,因为工资分配不合理或者差距过大。尤其是企业变动薪酬部分,既所谓的年终突击分红...【全文】
观点四:薪资数字的可靠性值得怀疑
统计数据能不能准确点啊?现在找工作都是很难的事情,还搞这个,能不能办点实事啊...我工作20年,中学一级,1598元加节日补贴一年2000元也不过每月1757元,湖南哪来的2647元的平均工资呢?还排名第六呢!真是胡闹!...【全文】
观点五:“晒工资”裸露单调的价值观
正是这种不加掩饰、没有虚构的真实,分明显示着我们的生活价值观的单薄和单调。炫耀者把钱看成了表现自己地位的砝码,抱怨者把钱当成所有不快乐的源泉,探听者把钱作为确立自我身份的标尺。毫无遮拦地公布个人收支,意味着用金钱来称量人生价值的简单思维已经“雄赳赳,气昂昂...【全文】
 专家视角
  从半年前的星星之火,到今天的燎原之势,晒工资这件事居然如此令人们趋之若鹜。权当笔者杞人忧天,实在以为这一现象的弊,远大于利!
晒工资,最后晒出了什么?
  看到的未必是真相,却引来无数的攀比、猜疑